您现在的位置是: >中华广告网 >产业产经 > 文化人的“生意”

文化人的“生意”

时间:2015-10-08 17:02  来源:未知  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

  一心想做成一件事的人,字典里是没有犹豫二字的。不然,那些离商海颇为遥远的文化人,又怎会跳出体制内,决绝投身创业呢?

  央视著名主持张泉灵辞职了,她人生下半段的新开始是紫牛基金合伙人。在9月9日发布于微博的《生命的后半段》一文中,张泉灵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。为什么要创业?这个问题被问得太多了,以至于大众失掉了兴趣,失掉了耐心: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,想创就创吧。

  而作为一个常年在镁光灯下,在央视有18年工龄的新闻工作者,张泉灵有自己的逻辑。在微博中她写道,有一天,我看见了一篇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·蒙罗蒂诺合写的文章。文章的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。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,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,哪个更真实?在金鱼的世界里,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,在我们看来做直线运动的一个不受外力影响的物体,在金鱼的眼中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。而如果金鱼足够聪明,那么,金鱼也可以在他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。虽然,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我们来说,根本就是胡说。但是,问题来了,我们怎么知道,我们不在一个更大的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?

  “其实,人生时不时地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,久了便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,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。从职业到情感,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,无不如此。”张泉灵写道,创业,为的是重构思维方式,包括对自己未来的思考。

  早在张泉灵之前,王利芬就嗅到了创业的气息。在央视任职期间,她制作的《赢在中国》栏目已展现了她的野心。那是2005年,中国大规模创业土壤还未迸发,风险投资更是寥寥。《赢在中国》却吸引了15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、3000万的风险投资、数十位像马云、史玉柱、牛根生、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作为评委。其总决赛创造了0.3的收视率(大约400万观众),这个数字是同一时段播出的其他财经节目的350倍。某种程度上,王利芬拥有一种能量,“把你一步步拉到那样一种思维状态中”,她做事情带着“王利芬式”的价值观和思考深度,并将这一风格延续其后创立的优米网中。

  “我永远在主宰我人生的命运的选择,即便我的命运被别人主宰过,我也要把它扳回来,重新主宰。”王利芬曾说,央视主持人和优米网创始人,这两种角色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的不确定性,不像在央视,是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。她最终选择的,是一条自己能“重新主宰”的道路。

  在不愿做成长停滞的中年人群体中,还有知名媒体人“十年砍柴”。今年5月,他从任职5年的语文出版社辞职,加入了无界传媒。逃离原有的生活方式,十年砍柴翻开人生新的一页。他说,事业无论大小,创业皆不易。但不迈出这一步,永远没有机会。

  如果说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日渐式微,让媒体人、文化人已心灰意冷,那么闯出一片新天地的冲劲,则给了他们跳脱出原有体制以最完美的理由。

  创业的开端总是充满激情,再加上固有的名人效应,更为这要创的业增添了一抹光环。然而,商场如战场。在多年工作中,情怀二字已在文化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,而今他们将如何适应这狼性文化?在创业过程中,身份与角色的转换多少也会令人感到不适。

  古语云,无商不奸。从事商业行为的人,一般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眼光和胆识,能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,以获利为最终目标,精明甚至奸诈是他们的属性。在这轮创业潮中,就涌现了许多颇具狼性的企业和创始人。比如此前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就深陷打人风波。有媒体称,为了抢占市场,二者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。在此之前,千团大战更是“打”得火热,没有创始人的杀伐决断,美团自然也冲不出一条光明大道。残酷的竞争之外,灵活与跳脱也是商人的特质。此前微软重组,裁掉了一大批诺基亚工程师。消息刚出,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就立刻做出回应,“诺基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,我们欣赏你们在手机产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,我们相信,你们是有梦想的人。阿里巴巴愿意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,为即将从诺基亚离职的人才提供一个圆梦的舞台。”更有互联网公司的HR就站在诺基亚楼下,当场和离职员工谈。

  可见,文化人要成功转型,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,不得不面对的宏大课题就是,如何将商业属性与自身特质有机融合。

  在中国传统商海中有一种人,他们从传统的儒家学者变成了商贾之人,虽然所经营的事业发生了改变,但儒商骨子里的观念态度以及生活方式都没有改变。“儒”与“商”相互影响,互相结合。而今,“儒商”已成为有理想、有信仰、有道德、有规范的商业家、企业家、金融家的代名词。

  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看来,所谓经济人,是一种理性的动物,他们了解自己的利益,在相对自由的市场,在不犯法的前提下扩大自己的利润。他们有自由的观念,有理性的观念,有权力的观念,有法治的观念,也有个人的尊严。在儒家看来,这样一个人,至少比害人害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人好了很多。

 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。企业家群体有领导的能力,同时还要有很多价值,就是跟儒家的传统深刻关联的那些价值必须开发出来。自由之外必须有正义、公益或平等的观念;理性之外必须有同情或慈悲的观念;法治之外一定要有礼让的观念;权力之外必须有责任的观念;个人尊严之外必须有社会和谐的观念。这就是“仁义礼智信”,它是一个经济人必须有的。

  “计利当计天下利,求名应求万世名”。同为创业者,同样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这些文人创业者们,或许真的会多一份柔情,多一份信念,多一点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精神层面的东西。

  于文化人而言,创业并非凤凰涅槃,破茧成蝶。更多程度上,这只是他们人生规划的一次转折。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谁也不想在听到了时代火车的轰鸣声后,却被时代狠狠抛下。只是这趟旅程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美好,充满荆棘;或许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,也会一时乱了阵脚;或许经历了才发现,曾经拼命想要跳出的生活模式反而更适合自己。然而这些并不重要,试过了,就无憾了。连大学生、草根都创业了,作为有知识有资历的文化人,还拿不出那么一点勇气?

  正如莫言在《檀香刑》中所写,世界上的事情,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,你看那天上的月亮,一旦圆满了,马上就要亏厌;树上的果子,一旦熟透了,马上就要坠落。凡事总要稍留欠缺,才能持恒。

相关资讯